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呈现新局面

发布日期:2022-10-16

两年评选一次的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第十一届)近日揭晓,华侨大学共有12项成果获奖,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1项,标志学校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继续取得良好成就和新突破。

党的十八大以来,华侨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紧密围绕新时代教育改革目标和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精神,立足学校实际情况,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继往开来,锐意进取,在保证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高效有序运行的同时,稳步推进一流课程建设、专业内涵建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学生培养模式改革等工作,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呈现新局面。

这十年,华大注重加强顶层设计,提升本科教学重视程度。

学校确保本科教育主体地位,出台《华侨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提升计划》《华侨大学新时代本科教育行动计划》等,高屋建瓴规划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在全校形成重视教学的良好氛围。不断优化教育教学管理,完善培养方案、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领导干部听课等制度,建设智慧教学管理系统、教师培训系统、教材管理系统筹平台,加强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数字化、信息化,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工作,联合担任多个本科教学工作委员会或领导小组的主任;修订、通过本科教学业绩奖励划拨细则,业绩奖励向本科教学倾斜,并设立高水平教学业绩奖励办法;大力推进“以本为本”,在教师岗位聘期任务中增加对本科教学及人才培养的相关考核要求;完善教师培训与激励措施,持续加大投入,构建多元化教学培训体系。学校青年教师“精彩一堂课”教学竞赛从2012年延续至今举办10届,129人次获奖。教师在已举办的两届国家级、省级教学创新大赛中频频获奖,特别今年7月,土木工程学院秦旋教授在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总决赛上荣获部属高校正高组二等奖。

2018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

这十年,华大立足铸魂育人,一流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成效显著。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明确价值引领,强化思政育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校党委书记、校长为学生主讲“思政第一课”,不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2020年春季学期开始,在全省率先面向国内本科生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华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是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1+N”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引航计划等。

学校积极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充分挖掘课程育人优势。工商管理学院杨洪涛教授负责的《市场营销学》课程获评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杨洪涛课程团队获评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学校国情教育实践教学成果蝉联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我的中国心”港澳台侨学生实践育人工程》入选第一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品项目;《跨文化传播研究》等3门课程获评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学校持续推动一流课程建设,努力建设高水平课程并成效明显。目前有包括《中国现代文学史》在内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9门,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26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初具规模,现有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0门,校外学生选修我校课程人数突破100万。

这十年,华大面向“四新”,一流专业建设稳步推进。

专业建设是一项综合性、长期性的系统性工程,是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培养一流人才的“四梁八柱”。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和“双万计划”,坚持服务定位、服务需求、聚焦重点、整合资源、扶强扶优扶特,围绕“学科-学位点-专业”一体化积极推动并建设具有侨校特色的专业体系。

——稳步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做大做强优势专业,大力推动特色专业建设,形成国家、省级、学校三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体系。目前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一流招生专业比重达76.47%,特别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占招生专业的51.47%,比例位居福建高校第二。

——加强专业动态调整,结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校发展规划不断推进传统专业的改造升级,主动布局国家急需、就业前景好的新专业,新增“智能制造工程”“人工智能”“大数据与数据科学”等“四新”建设专业,积极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和承志人才创新班建设工作,并联合企业共建“网络与信息安全产业学院”,加强网络安全相关学科和专业建设。截止2022年本科招生专业由97个调整为68个,专业建设完成由增加数量、扩大规模向内涵建设、培育特色的转变。

——加强专业建设、评估和认证,构筑发展平台。旅游管理等四个本科专业通过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教育质量认证;建筑学等5个专业多次通过住建部高等教育专业评估,去年6月建筑学专业更首次以优秀通过;化学工程与工艺等4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业设计等5个专业通过IEET工程及科技教育认证……目前,学校通过各类认证专业数达22个。

这十年,华大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持续创新。

十年来,学校三次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积极稳妥地组织实施分类培养、因材施教,探讨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全面学分制改革,试行平行开课模式,探索“4+2”本硕、“4+5”本硕博一贯制培养方案。进行“分类通识教育+宽口径专业教育+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大类培养模式改革,推进大类招生与培养工作。本学期开始,学校遴选旅游学院和信息学院作为试点学院,开展跨校区协同式、互补式的“1+3”融合式培养改革,进一步推动两校区发展融合、文理工学科交叉融合和学生融合。

学校持续加强教研教改,系统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教育教学成果奖的培育出硕果,十年来共评选出高等教育校级教学成果奖191项, 42个项目获评福建省第七至第十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其中特等奖5项、一等奖14项、二等奖21项。“四新”建设取得新突破,立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项目3项、省级4项,位居福建第三;立项教育部新工科项目共5项。立项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试点2个(建筑学、市场营销),并列福建第二。自2017年以来共有58个项目入选“福建省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建设,其中重大项目7项、一般项目51项。

学校特别加强境外生改革,推进分类融合教育。出台《港澳台侨本科学生培养工作若干建议》等规定,完善境外生分类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推动100余门境外生课程改造升级,努力打造港澳台侨学生品牌课程。制定《境外生授课教师遴选办法》,2019年以来共有620名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认真负责的教师获得相关资格。2021年3月遴选旅游学院等6个学院为境外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学院,就境内外生融合、培养成效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2015-2022年立项127项教材建设项目,其中面向港澳台侨学生教材30项。2021年启动港澳台侨学生通识教育课程系列教材建设工作,目前已完成必修课程教材书稿3本、分类必修课程教材书稿7本,得到了有关部门及兄弟高校的肯定。学校港澳台侨学生思政课教材建设研究基地”获评福建省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

近两年来,华侨大学教育教学改革步伐明显加快,包括课时制改革、境外生教育培养改革、侨史侨情通识教育改革、完全学分制改革、融合培养改革、三学期制改革等新的“六项”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学校表示,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积极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加强全局谋划、科学规划、聚焦重点、抓住痛点、整合资源、理顺体制机制、加强精准施策与精细管理,充分调动学院和教师积极性,全面激发“教”与“学”的活力,快速增强专业内涵建设水平,提升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成效,扎实推动学校本科教学高质量发展。


编辑:张罗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