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园先锋

华园先锋

当前位置: 首页 -> 华园先锋 -> 正文

扎根云南边境的邵海榕

时间:2022-09-20 作者:卢玉 贾玮 张罗应 来源:工商管理学院 学生处 宣传部

云彩之南,国门之边。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的当下,云南党政军警民坚守在4060公里的国境线上,日日夜夜,风雨兼程,在祖国西南边境筑起一道抗击疫情的铜墙铁壁。这4000多公里国境线中,也包括腾冲市猴桥镇的72.8公里。华侨大学校友邵海榕,就在这场守护国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至今已扎根工作岗位奋斗了670余天。

作为腾冲三个抵边乡镇之一,猴桥镇拥有国家一类口岸猴桥口岸,是中缅贸易的重要前沿,也是我国与南亚、东南亚的重要商贸桥梁。这里地理位置特殊,多民族杂融聚集,对外经贸往来密切。2020年11月,作为云南省选调生,邵海榕来到了这里,成为腾冲市猴桥镇人民政府的一名基层公务员。

越努力,越幸运。2020年8月,作为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一名应届毕业生,邵海榕参加了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在一个只录用两人的选调生岗位笔试中获得第三名。“当时我差第一名9.2分,备考面试时很焦虑,还好得到了老师和周围同学的帮助,他们带我备考,不断鼓励我。而我自己也没有放弃,不断突破,最后以86.4的面试最高分、总分第一名的成绩逆袭上岸,我感到非常幸运。”邵海榕回忆。

当年11月,邵海榕被分配到腾冲市猴桥镇人民政府工作。边境维稳、疫情防控、民族融合、基层治理……邵海榕说,每一项工作都需要谨小慎微,特别近几年疫情防控工作及打击偷渡等任务更为繁重。

因为负责乡镇的宣传工作,在境外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的那段时间,邵海榕经常随上级领导到边境一线检查疫情防控工作,多次体验到颠簸崎岖的山路、常年寒冷的环境、艰苦不便的生活,也认识到这里复杂的形势。“我真正体会到祖国维护领土完整的坚决和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信心和行动,自身也得到了锻炼成长。”邵海榕说,在华侨大学四年的学习和锻炼,以及与不同国家和地区同学们的交流,让她很快适应了在单位的工作,也更能理解在边境工作的意义。

2021年5月底,根据组织安排,邵海榕来到腾冲市马站乡云华村,成为一名驻村工作队员。从一个极少接触农业、农村和农民,甚至分不清各类农作物的“城里人”,到成为对村情村貌有了大致了解,且逐渐融入到云华村的一名“村民”,一年的驻村时间里,她既感到基层的不易,更在不断地实现个人的成长与蜕变。

邵海榕驻村后正好遇上普及新冠疫苗第二针接种,与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群众交流成了她的难题。她白天入户向村民分析利弊、动员接种,晚上加班完善登记信息。“无法沟通、固执己见的群众有,态度不好、难做工作的群众也有,甚至还有完全分不清疫苗接种和核酸检测的群众。”邵海榕坦承,刚开始信心确实受挫。“但更多的,是支持我走下去的人和事”。

她提到,自己曾在一次疫苗接种的电话回访中,遇到一位有点耳背的大爷,同一个问题她重复了好几遍,大嗓门也萦绕了整个办公室,可电话那头或支支吾吾前后回答不一,或沉默不发一语。“在同一个问题与大爷讲了6分钟依旧无进展后,我彻底崩溃了,委屈烦躁得甚至声音也哽咽了起来。”过后再想起时邵海榕笑着说。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后来,大爷终于明白了邵海榕的问题,能够与她同频交流。大爷还特地解释:“我刚刚搞不懂,还以为叫我再来打两针呢!这个政府的工作落实非常到位,谢谢你呀,小姑娘。”邵海榕说,那一刻,她的心被温暖到,委屈也烟消云散了。

之后的时光里,邵海榕与同事深入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家中,倾听群众心声、关心群众疾苦、化解邻里纠纷,并关注推动当地的产业发展。她和村里的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帮扶过年过六旬还要养活一家五口的老人,帮助过因突发重病致贫、家里孩子上学成问题的家庭,援助过带着患唐氏综合征的儿子到处奔波、不放弃生活的老母亲,也调解过物质条件不错但内部关系不和谐的家庭……“与群众的交流不仅需要耐心,更需要设身处地、接地气。基层的工作是很繁琐,但只要真诚努力付出,就能感受到来自这里的人民以及脚下这片土地给你的温暖和鼓励。”邵海榕感慨。

回顾近两年的工作,邵海榕表示:“基层工作也好,人生的路也罢,当你认真起来,一切仿佛都会变得不一样。我愿将所有清澈的爱,献给祖国,献给这一份事业。”

邵海榕(中)入户向老人了解情况

邵海榕在办公室录入相关信息



(编辑:张为健)